就业信息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通讯员 震鹏 克凡)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如何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资源,使其更好与孩子的精神成长连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日前,一场以校园文化创建为方向的教育论坛,在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举行。
论坛名为“罗山?塘河缘”校园文化创建教育高峰论坛。一群教育者、图书馆人、作家、设计师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就校园文化创建各抒己见,探讨校园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温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朱照满代表主办方致辞
大罗山,是温州地标性的山脉,温州大学便坐落于此;温瑞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其发源地就在瓯海。“罗山?塘河缘”教育高峰论坛成为温州大学与瓯海区教育局的合作桥梁,也是作为温州大学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一大品牌项目。
作为主讲嘉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孙良好院长在演讲一开始,花了7分多钟完整播放了罗大佑预言式的歌曲《未来的主人翁》,以此提醒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被现实生活超越的时空、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水平线、越来越近沉默的春天、到处都是电脑儿童的世界、不断飘来飘去的心……在这样一个物质发达的时代,实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人们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到被科技照亮的世界,却看不到自己的光明前途。在论坛现场,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典阅读之旅。
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发言
知名作家王开岭,在《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庇护所》的发言中,表示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庇护所,我们必须回到常识,重温经典,只有经典才能拯救错乱的灵魂。在精神虚弱时,艺术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我们都能做有行动品质的理想主义者。
知名作家王开岭做《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庇护所》发言
此外,建筑师方晨光以温州道尔顿小学为例、杭州云谷学校学习中心主任兼图书馆长叶锦莲从她多年的图书馆研究出发、北京市鼎石学校图书馆馆长宋景鸣以《数字时代中的学校图书馆》为题、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张延银的关于空间构建的故事,各路专家学者聚焦“阅读”,致力于拓宽校园阅读空间,使阅读成为学校师生的一种生活常态。
自2018年以来,“罗山?塘河缘”教育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12次,深受市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本次论坛由温州大学、瓯海区教育局主办,半书房文化空间策划。瓯海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金朝辉,党委委员、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玉宇,温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朱照满出席论坛并讲话。
编辑: 项锐
相关链接:http://wz.zjol.com.cn/jrwz/202012/t20201224_21865346.s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